健康新知

Lastest Information

癌症時鐘快轉,每4分20秒就1人罹癌:108年國人十大死因出爐

中山天明細胞治療中心  專題中心彙整

癌症時鐘快轉,每4分20秒就1人罹癌 

國健署前期公布最新十大癌症登記報告,統計民國108年每4分20秒就有1人罹癌,比前一年再快轉11秒,而「大腸癌」連續第14年高居國人十大癌症之首,蟬聯癌王;「乳癌」仍是女性頭號殺手,已連續17年居女性癌症榜首。根據相關報導顯示,國人死亡率排序,十大死因依序為(1)癌症、(2)心臟疾病、(3)肺炎、(4)腦血管疾病、(5)糖尿病、(6)事故傷害、(7)慢性下呼吸道疾病、(8)高血壓性疾病、(9)腎炎、腎病症候群及腎病變、(10)慢性肝病及肝硬化。報導更顯示,隨著人口結構快速高齡化影響,65 歲以上死亡數所佔的比例也是呈現逐年遞增趨勢(108年65歲以上死亡數占 72.7%)。

人口老化,生活型態改變,癌症人數持續攀升

國健署副署長賈淑麗指出,民國108年癌症登記報告,新發癌症人數為12萬1254人,比107年增加5123人;且108年癌症發生年齡中位數為64歲,比107年多1歲。背後原因與人口老化快速,以及肥胖等不健康的生活型態皆有關,壞消息是,癌症發生人數預計仍將持續上升。

雖然癌症死亡多集中於 55 歲以上族群(佔85%),但癌症已經不再是老年人的專利。國健署癌症登記報告顯示,108年全癌症當中,甲狀腺癌年齡中位數為50歲。因癌症是一種多基因遺傳易感性疾病,上一代生殖細胞上基因的突變會遺傳至下一代,使其後代產生癌症的機率遠高於一般人,而非直接遺傳癌細胞。國人應更加自我檢視是否有特定疾病的家族史、本身是否有這些不健康生活型態(菸、酒、不健康飲食、運動不足及肥胖)。

疫猶未盡,精準醫療,防癌與免疫調控預防再發

全球自新冠疫情爆發後,人人憂心惶惶,不少民眾除了搶打疫苗外,更會詢問各式調節免疫機能作用模式。相關文獻指出,世界衛生組織(WHO)過去統計表示,3-5成癌症發生其實是可避免發生的,造成癌症的發生背後的原因有很多種,可能因老化、家族史、與後天的不健康生活習慣長期累積而造成。加上國人免疫意識抬頭,比以往更有意願主動了解自身的健康狀況,避免慢性疾病與癌症相關疾病產生。

台灣2018年通過《特管辦法》以來民眾已可接受合格醫療院所諮詢自體免疫細胞治療。過去文獻指出,人體大約有超過4百多種基因與癌症高度相關,隨著精準檢測的興起,無論從免疫細胞表面抗原檢測、細胞發炎指數檢測,或是循環腫瘤細胞檢測(CTC)方式,提供臨床醫師觀察癌細胞與免疫細胞變化與不同階段的治療方針。以CTC為例,過去在癌症治療中無法監測體內殘留,患者常常要經過治療後三個月至半年時才發現。如今精準醫學檢測大大提升抗癌可行性。

相關同業研究報告更顯示,個人化精準醫療搭配輔助治療在日本已施行多年。台灣蓬勃發展中的自體免疫細胞療法為癌症整合輔助治療方式之一。以NK免疫細胞為例,NK為先天性免疫細胞,在人體胸線17歲左右產生豐沛的先天性免疫結構然而人體隨著老化會伴隨細胞分泌衰老因子(Senescence-associated secretory phenotype, SASP),各項發炎指數的不可避免,造成無論是免疫消耗、慢性感染、衰老因子增加,都加深了發炎指數的可能性。

自體免疫細胞治療便是將患者當下的免疫細胞經過體外擴增、培養、活化後,經過標準作業程序,將具備高度活性與毒殺能力的自體免疫細胞回輸人體,增加免疫調節機制與毒殺能力來對抗腫瘤與發炎現象。

如今台灣《再生醫療三法》逐步邁向異體細胞治療。國人面對高齡化與生活型態的轉變,隨著再生醫學與精準醫學的進步,免疫細胞治療提供患者更多元的契機與曙光。